新闻 自身免疫

2024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 当卒中遇上APS

2024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 当卒中遇上APS

2025/05/16

kv

 

时隔十年,美国心脏协会(AHA/ASA)再次更新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其中一个显著变化是对自身免疫疾病人群卒中预防的重视,特别强调抗磷脂综合征(APS)与卒中的关联。这一更新提示临床医生:在评估卒中风险时,除了传统危险因素,需关注可能的自身免疫异常。本期沃说自免特邀采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胡海涛教授,就指南中自身免疫方向几大问题进行解读。

01新指南相较于原来指南整体有哪些变化?卒中风险因素有哪些更新?

2024年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是在2014版本的基础上,基于近10年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给出的推荐意见。指南全篇81页,分为六部分,强调了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健康决定因素对卒中风险的影响,增加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注,以及关于相关药物的使用建议等。其中针对卒中风险因素,除了不良的社会因素,已知危险因素管理不充分,还提到了一些常被忽视的,可能导致卒中风险升高的因素。

指南关键更新内容

  • 患者评估
  • 生命健康八要素
  • 动脉粥样硬化性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风险因素
  • 特殊人群管理
  • 心脏病相关风险
  • 抗血小板药物在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与卒中风险升高相关的因素

 

02指南中提到的特殊人群具体是指哪些群体?针对自身免疫疾病群体需要关注什么?

指南提到了五大类特殊人群,强调了遗传性疾病,自身免疫异常人群,炎症性疾病等,首次纳入跨性别健康内容。其中针对自免异常群体,2014年指南未明确区分高低风险APS,仅笼统建议阿司匹林用于无症状抗磷脂抗体阳性者,新指南细化了风险评估,指出抗磷脂抗体阳性者卒中风险更高,需个体化评估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方案。同时,2014年指南未对RA或SLE提出具体建议,新指南专门讨论了他汀、羟氯喹在RA或SLE的卒中预防策略。

特殊人群

  • 镰状细胞贫血
  • 遗传性卒中综合征
  • 凝血与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抗磷脂综合征(AP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炎症恶性肿瘤感染
  • 药物滥用
  • 性别相关因素

针对特殊人群中自免群体更新内容更全面的风险评估:强调抗磷脂抗体在评估SLE/APS患者卒中风险时的作用,对高风险患者定义更明确。更具体的治疗推荐:细化了阿司匹林适用人群范围,对于APS抗凝治疗进行了讨论与推荐,新增了RA、SLE的卒中预防策略建议。新增关注点:如炎症性肠病、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疾病与卒中风险的关系。

03自身免疫患者群体风险评估及卒中预防策略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 无卒中史,无其它抗凝适应症的高危aPL抗体谱,推荐阿司匹林(75-100mg/d)降低卒中风险。
  • SLE伴高危aPL抗体谱,无血栓形成史或不良妊娠史,推荐预防性阿司匹林(75-100mg/d)降低卒中风险。
  • APS合并非诱发性静脉血栓,推荐维生素K拮抗剂,目标INR 2-3。
  • 有产科APS病史的非妊娠成人,在充分评估风险/获益后,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降低卒中风险。
  • SLE伴低危aPL抗体谱,无血栓形成史,无妊娠不良事件,预防性阿司匹林可能降低卒中风险。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考虑服用他汀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包括卒中。
  •  

 

04 针对已发生卒中的患者,您一般何时会考虑自身免疫问题?

通常针对中青年、女性的卒中患者群体我们会留意自免检测指标情况。如果了解到患者有自免病史或家族史 也会筛查相关抗体,看本次卒中是否有自免因素影响。同时,不明原因的卒中、反复卒中患者我们也会考虑筛查自身抗体。

Reference:1.Bushnell, Cheryl et al. “2024 Guideline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vol. 55,12 (2024): e344-e424. doi:10.1161/STR.0000000000000475

 

本文作者

胡海涛

神经病学博士,

主任医师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委会青年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康复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委员

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曾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Share:

LinkedIn twitter facebook
联系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 +86-10-5975-6055

发布日期:【20231121日】生效日期:【20231121日】

沃芬中国 – 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沃芬医疗器械商贸(北京)有限公司(我们沃芬中国)非常重视您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本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本政策)旨在向您说明我们如何收集、使用、保存您的个人信息,以及您对这些个人信息享有的权利。

在您开始参与相关的学术活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并透彻理解本政策。如对本政策内容有任何疑问、意见或建议,您可通过本政策提供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会收集和使用您的如下个人信息:姓名、邮箱地址、手机号码、医疗机构、科室、城市、邮政编码、您的具体问题和请求,用于以下目的:

进行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身份验证;以及

与您进行产品需求的联络.

 

我们如何共享、转让、公开披露、委托处理您的个人信息

委托处理

我们可能委托授权合作伙伴处理您的个人信息,以便授权合作伙伴协助或代表我们为您提供本政策项下的相关服务。我们仅会出于本政策所述目的委托其处理您的信息,授权合作伙伴只能接触到其提供服务所需信息,且我们将会通过协议要求其不得将此信息用于其他任何超出委托范围的目的。如果授权合作伙伴将您的信息用于其他用途,其将单独征得您的同意。

共享

为实现本政策所述的个人信息处理目的,我们可能会与我们的关联公司共享我们基于本政策收集和处理的您的个人信息。您可以联系我们获取您的个人信息接收方详情(包括接收方的名称、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我们会按照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就共享您的个人信息征得您的单独同意。

转让

我们不会将您的个人信息转让给任何公司、组织和个人,但以下情况除外:

事先获得您的明确同意;或

在涉及资产转让、收购、兼并、重组或破产清算时,如涉及到个人信息转让,我们会向您告知有关情况,并要求新的持有您个人信息的公司、组织继续受本政策的约束。如变更个人信息使用目的、处理方式时,我们将要求该公司、组织重新取得您的明确同意。

公开披露

原则上我们不会将您的个人信息进行公开披露。如确需公开披露时,我们会向您告知公开披露的目的、披露信息的类型及可能涉及的敏感信息,并征得您的单独同意。

您的个人信息如何在全球范围转移

我们可能需要向位于中国境外的Werfen, S.A.(联系方式:jmalvarez@werfen.com)提供基于本政策所处理的您的个人信息,以供境外接收方将您的个人信息用于验证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身份的真实性以及了解在华潜在的产品需求之目的,并在实现前述处理目的所需的最短期限内保存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会按照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就您个人信息的跨境传输征得您的单独同意,并严格遵循相关程序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传输与处理,与境外接收方签订合同,以确保您的个人信息得到与在中国境内同等水平的保护。如果您希望向境外接收方行使您在适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项下的权利,您可以通过上述联系方式与境外接收方进行联系。

 

我们如何保存您的个人信息

我们只会在达成本政策所述目的所需的期限内保留您的个人信息,除非适用法律法规有强制的留存要求。如果超过上述期限,我们将及时删除或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

 

您拥有的有关个人信息的权利

根据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您可以行使您享有的个人信息相关权利,我们会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形下响应您的请求:要求查阅、纠正或删除您的个人信息;要求获取您的个人信息副本;限制或反对与您的个人信息有关的处理;要求将您的个人信息转移至您指定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改变授权同意的范围(但收回同意的决定不会影响此前我们基于授权而开展的个人信息处理)。如您要行使上述任何权利,请通过本政策提供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在您行使上述权利时,我们可能会要求您进行身份验证,以保障您的信息安全。

 

本政策如何更新

我们保留随时修改本政策的权利。

未经您明确同意,我们不会削减您按照本政策所应享有的权利。如果本政策发生更新,我们会发布更新版政策并向您提供显著通知。请您务必查阅更新版政策,以确保您对政策更新内容的充分知晓。

如您不同意我们对本政策的修订,请您立即停止使用我们向您提供的产品和/或服务。您在本政策更新后继续使用我们向您提供的产品和/或服务,即表明您已经仔细阅读、充分理解更新后的政策内容并同意接受更新后的政策约束。

 

如何联系我们

如果您对本政策或我们对您的个人信息的处理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您可以通过向zcindy@werfen.com发送电子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系。

为验证您的真实身份,我们可能会要求您提供额外材料或书面请求,再处理您的请求和/或投诉,我们将在适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予以回复。